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通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统筹推进红色教育、法治宣传、社企共建等重点工作,展现了新时代关工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刻内涵。2025年5月10日在通川区红旗路社区举办向达州市关工委的工作汇报会,不仅是对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更是一次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关爱合力的生动实践。
一、以红色教育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通川区关工委紧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纪念活动,将抗战精神转化为青少年成长的鲜活教材。
多元活动浸润心灵:通过征文比赛、千人大合唱、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青少年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征文活动强调原创性与思想性,鼓励学生以诗歌、散文抒发爱国之情;千人大合唱联合文艺团体、学校及“五老”志愿者,以《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曲目激发集体共鸣,舞台布置与标语设计更强化了历史教育的沉浸感。
资源整合协同发力:活动得到市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及高校的专业支持,凸显关工委“桥梁”作用,将社会力量转化为教育合力。
二、以法治宣传护航,筑牢成长屏障
刘国唐主任汇报的“法治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体现了关工委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中的主动作为。
精准普法:针对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案例教学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
社区联动:红旗社区“护苗五老关爱工作室”发挥“五老”经验优势,通过结对帮扶、心理疏导等方式,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以社企共建创新,拓展关爱维度
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会长李涛提出的“以服务换资源”模式,为关爱“一老一小”提供了新思路。
试点先行:凉水井社区率先落地企业参与青少年关爱项目,通过专题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社企资源互惠。东城街道将共建成效纳入评优指标,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长效赋能:商会动员企业反哺社会,既解决社区服务资源不足问题,又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搭建平台,形成“老少同行、社企共赢”的良性循环。
四、深刻内涵:关工委工作的时代价值
通川区关工委的实践,彰显了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三重维度:
1. 历史与未来的贯通:通过纪念活动将抗战精神融入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回答“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 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法治宣传与关爱服务并重,既守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又为其全面发展铺路。
3.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依托“五老”经验优势,引入社企共建等新模式,扩大关爱工作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
关工委工作绝非简单的活动组织,而是一项薪火相传的育人工程。通川区关工委以红色教育立根、以法治保障固本、以社企协同拓新,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体系。正如市关工委领导所言,唯有凝聚“五老”智慧、整合社会资源、紧扣时代脉搏,才能让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成为“培土浇水”的希望工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不竭动力。(宋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