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通川区区关工委及涉老(老协.老促会)一行领导与宏音艺术团在宣汉县月亮坪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同时成立通川区关工委宏音艺术团关爰服务队,关工委并为其授旗。
此次活动在宣汉月亮坪的望月岭,以“退休不褪色”的赤诚与“AA制”的自觉,奏响了一曲“老有所为”与“幼有所育”深度交融的磅礴乐章。这不是一次寻常的文旅打卡,这是一场银发力量向时代使命的庄严集结;这不仅是一面队旗的简单授予,这是一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的主动承载,是一份深刻诠释了关工委组织在新时代的职责使命与担当。
“通川无孤”——这声在月亮坪青山绿水间响起的口号,是对山东临沂“天下无孤”志愿行动的深情呼应,更是在通川大地上升华而成的坚定誓言。通川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刘国唐同志的讲话,剥丝抽茧地揭示了这一使命的紧迫性与艰巨性:孤儿和事实孤儿,是一个个因亲情远离而残缺的家庭,是一颗颗渴望被完整呵护与深情拥抱的幼小心灵。有的社区事实孤儿一户就占三个。
关工委的职责,决定了其必须成为党委政府关爱下一代工作的得力助手。宏音关爱服务队的成立,绝非应景之作,而是通川区关工委顶层设计的落子:它标志着以“文艺团队关爱服务团、社区关爱服务团、中小微企业关爱服务团”为架构的三维服务体系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宏音艺术团,作为文艺团队中的“先锋队”,其率先行动,意在“草办摸个样子出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通川样本”。这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物质帮扶或节日慰问,而是体系化、精准化、闭环化的关爱工程——从解决低保、日常陪伴、带领观览山河,乃至延伸至监狱探望服刑父母,安抚其心,促其改造。此举,是将关爱工作从治标导向治本,从单一救助升维至社会综合治理的智慧体现,真正为政府排忧解难,体现了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本色。
刘国唐主任动情提及的银霞艺术团(25年超千场演出)、金秋合唱团(十年如一日的艺术追求),勾勒出的是一幅通川长者“把心中的歌,最美的舞献给党、献给国家、献给人民”的壮丽画卷。而宏音艺术团,正是这幅画卷中最新、最具活力的一笔。他们“强烈要求加入关工委”,并主动承揽关爱重任,这标志着通川“银发力量”的觉醒,已从“文化自信”的展现,迈向“责任自信”的担当。
这支力量,是宝贵的战略资源。他们有时间、有经验、有情怀、有智慧,更有一颗“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赤子之心。月亮坪的AA制消费,是“银发经济”赋能地方发展的微观实践;而关爱服务队的成立,则是“银发价值”向社会更深层次的掘进。他们以自身的奉献,彻底颠覆了社会对老年人是“负担”的刻板印象,宣告了“夕阳”并非落幕,而是“生命的彩虹”,是能够持续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活力之源”。关工委成功地将这股“洪流”引导至关爱下一代的主航道,实现了“五老”队伍价值的新飞跃。
此次活动选择月亮坪这一文旅地标作为关爱服务队的启航之地,寓意深远。它巧妙地将“银发经济”、“生态康养”与“人文关怀”编织成一个有机整体。长者们的到来,本身即是对地方文旅的实质贡献;而在此地讨论并启动关爱下一代的事业,则赋予了自然山水以深厚的人文温度。
更为重要的是,此举构建了一个“双向滋养”的闭环。青山绿水洗涤和升华了长者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关爱事业;而关爱行动的誓言与初心,又为这片风景注入了永不褪色的大爱之魂,使其升华为一座精神地标。未来,每当人们提及月亮坪,不仅想起其自然之美,更会铭记这里曾是“通川无孤”梦想启航的地方。这种“文旅搭台、公益唱戏、精神铸魂”的模式,为新时代公益活动提供了创新范式。
月亮坪之行,是通川区关工委工作的一次精彩缩影,更是一面向未来的旗帜。关工委的工作,根基在“五老”,生命在创新,灵魂在担当。宏音艺术团的队员们,以及无数像他们一样奔走在通川大地上的银发长者,正用他们的脚步丈量责任的尺度,用他们的温情弥补亲情的缺位,用他们的余热点燃希望的火焰。
旗帜已授,宏音已响。“生活在祥和、美满、幸福的国度,把大爱、真情、温暖灌注进家庭破碎的孤儿心田,是宏音艺术团关爱服务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宏音艺术团负责人,我将率领团队在艺术的天空下健康修行,在扶孤助爱的责任中善举作为。通川无孤,宏音在行动……。”,宏音艺术团关爰服务队队长梁彬女士如是深情的说道。
未来已来!通川无孤是一个系统工程,关工委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坚信,通川这支退而不休、丹心似火的队伍,必将把“通川无孤”的愿景,从月亮坪的誓言,变为通川大地上温暖而坚实的现实,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初心的壮丽篇章!因为,这磅礴的气势,源于每一位银发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更源于关工委组织服务大局、不负使命的时代担当!
“通川无孤”,通川在行动!
审校: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