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铖(左)、刘续在半空中拍摄阅兵。
新华社
共派出150名摄影记者
组成前方摄影报道团队
参与一线报道拍摄
新华社记者陈斌(左)、邢广利正在调试设备。
他们不仅承担着
记录阅兵精彩瞬间的重任
更肩负着
展现国家实力
与军人风采的使命
新华社记者辛悦卫正在拍摄阅兵方队。
新华社摄影团队
在天安门城楼
东西观礼台
广场核心区
北京多个地标高点
精心布置拍摄点位
新华社记者刘琼在高点拍摄空中护旗梯队。
每个点位的记者
都制定了
详细的拍摄计划
确保捕捉
每一个重要瞬间
新华社记者刘勇贞正在拍摄阅兵方队。
重大场合
技术保障是关键
在新华社技术局支持下
即拍即传技术
再次升级
新华社记者万象在天安门广场拍摄。
沿线记者通过内网专线
数秒内可将照片传回编辑部
外围高点记者配备无线传输
确保第一时间回传照片
新华社记者周荻潇(左二)在高点拍摄阅兵方队。
编辑部创新工作流程
首次在阅兵流程
加入挑片编辑环节
大大提升编辑效率
让精彩瞬间更快呈现
新华社记者吴刚在临时观礼台边拍摄阅兵。
镜头里
一张张阅兵画面
记录着
大国崛起的铿锵步伐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左)、晋美多吉正在拍摄阅兵方队。
新华社记者
永远站在
历史发生的第一现场
用赤诚和专业
为时代留存最珍贵的底片
纪念大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等一起前往天安门城楼。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习近平乘红旗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加受油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空中梯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海军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