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梭通融媒门户网站
AI写作王
手机版
| 注册 退出
首页顶部

这一次,不得不去华坪了!

2025-10-25 08:57:22 来源: 中梭通在线 本期编辑:张春

图片

航拍丽江市华坪县。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次蜕变

“黑色煤城”变“绿色芒乡”

照亮县城出路

一个产业

带动全县半数农户增收

焕新云南小城

一种精神

送千名女孩走出深山

震撼群众心魄

……

产业赋能、绿色兴县、大爱筑城

这,就是华坪!

图片

航拍华坪县城风光。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

照亮:生态转型开辟新路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东南部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在鼎盛时期

煤炭产业贡献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整

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华坪

面临转型阵痛期

产业“一煤独大”

生态却“千疮百孔”

华坪县土地资源被占用

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

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区域内

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

位于华坪县内的金沙江沿岸山体裸露

废弃矿区寸草不生

图片

金沙江边芒果花开。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面对问题

华坪探索产业转型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生态+产业”推动

“矿业转型、矿山转绿

矿企转行、矿工转岗”

全县煤矿由2013年的82对减少到13对

4.6万余名煤炭从业人员

“井下”走向“田间”

转行发展以芒果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

图片

华坪芒果。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965年,第一棵芒果树落户华坪

60年后,全县芒果种植面积45.9万

县域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

芒果种植户1.4万

户均收入21万

稳定从业人员近6万

图片

户在分拣芒果。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华坪芒果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华坪成为云南省“一县一业”创建示范县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图片

农户把芒果分装打包,寄送各地。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矿山复绿、荒山补绿、城乡披绿

华坪从“一城煤灰半城土”

变为“一城青山半城河”

“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

逐步走出一条

“去黑增绿”的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

图片

俯瞰华坪县果子山“最大规模芒果种植园”。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

目之所及皆翠,行之所至皆景

果子山“最大规模芒果种植园”

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图片

华坪县城风光。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坪县城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先后被命名为

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入选第十届绿色发展论坛

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2

焕新: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绿色成为华坪的优势

绿电变为招商名片

历经二十多年艰辛探索

华坪举全县之力

推进云南华坪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图片

航拍云南华坪产业园区。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立足金沙江中游六级电站

水电资源富集优势

华坪强力推进

以隆基绿色硅材加工一体化项目为主导的

清洁载能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清洁载能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量配电网、基础设施、天然气管网等

项目建设

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和服务保障功能

2019年

被授予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华坪成功列入云南省清洁载能示范园

2024年

华坪县清洁载能产业产值

达124.7亿元

图片

航拍金沙江上的观音岩水电站。新华网发(大唐观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通过深化“绿电+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华坪加快构建

“硅片→电池片→组件”的

硅光伏全产业链

“等静压→焙烧→石墨化→石墨制品”的

石墨全产业链

形成硅、碳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图片

航拍金沙江上的观音岩水电站。新华网发(大唐观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聚焦“一矿”

推进煤矿融资并购、复工复产及手续办理等

大力实施集中洗选、煤炭仓储物流

煤矸石综合利用及煤电等项目

推进煤炭全链条清洁高效利用

图片

云南华坪产业园区。新华网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华坪产业园区成功列入

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

2024年

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41.77亿

占丽江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6%

成为支撑丽江市工业的“半壁江山”

华坪挑起了旅游城市发展绿色工业的大梁

3

震撼:教育扶智滋养长远

提到华坪

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燃灯校长”张桂梅

图片

张桂梅与学生们在一起。(新华社 江文耀 摄)

“只要还有一口气,

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张桂梅

让偏远山区的姑娘们有学上

是张桂梅坚守了多年的梦想

2008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
从建校第一天起

张桂梅便定下规矩

学费、住宿费等全免

只收取少量伙食费

自此

这所没有“门槛”的学校

点亮了大山女孩们的梦想与希望

担任华坪女高校长以来

张桂梅几乎把所有的精力

都投入在学生身上

她总是凌晨5点20分左右

就出现在校园里

拿着小喇叭

督促学生们学习、吃饭、锻炼

晚上又要确认所有学生都睡下

才肯回到自己的那间宿舍歇息

图片

华坪女高食堂,张桂梅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们吃饭。(新华社 陈欣波 摄)

每年寒暑假

她又要跋山涉水

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10多年来

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

几乎每一名学生家里她都去过

图片

张桂梅到学生家中家访。(新华社 陈欣波 摄)

经年累月的过度操劳

让张桂梅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

患上了骨瘤、风湿、肺纤维化等20多种疾病

每天都要大把大把地吃药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录制现场

主持人白岩松心疼地说:

“您这是在拼命!”

张桂梅淡然回答:

“拼就拼一点吧!”

图片

张桂梅在办公室吃药。(新华社 胡超 摄)

在张桂梅的带领下

华坪女高全体师生奋力拼搏

硬生生地“拼”出了一个“教育奇迹”

高考成绩常年稳居丽江市前茅

截至目前

已有2000多名女孩从这里

走出大山,考入大学

图片

2025年6月7日,张桂梅第15次送考。(新华社 胡超 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从华坪女高走出的大山女孩

有不少选择去了条件艰苦的地区

成为教师、医生、军人、警察

这是青春的接力

也是爱与信念的传承

还有一些人

选择回到华坪、回到张老师身边
女高毕业生吕朝丽

曾在武警部队服役12年

光荣退伍

又坚定地回到华坪

报效家乡

女高毕业生周云丽

在得知母校缺数学老师后

果断放弃县城工作、放弃正式编制

回到女高当老师

……

图片

周云丽在给学生们上课。(新华社 周磊 摄)

在华坪县

“小城大爱”的故事

还在继续书写

总要去一次华坪吧

在芒果山上感受敢为人先的勇气

去金沙江边探寻科学发展的智慧

与华坪女高的师生们

见证滴水穿石的韧劲

来这片土地

再看那焕发出的无尽生机与活力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云南频道

作者:范芳钰、念新洪、和新兰、和润仙

资料来源:新华社云南分社、新华网云南频道、华坪县委宣传部、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df5a4eb499e1ae124964e6d79a250b1f.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www.zgstzx.com/zaixianlvyou/14216.html 本期编辑:张春
中梭通 返回顶部